小河沟垂钓的困境:持证钓鱼是否可行?

发表时间: 2023-10-07 22:47

钓鱼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户外运动,但让很多钓鱼爱好者想不通的是,一些地方不让钓鱼,甚至连小河沟都不能下竿垂钓了,造成这样的局面,让垂钓者们感到十分遗憾,不少人开始呼吁持证钓鱼,以缓解垂钓管理方面存在的矛盾。

那么,持证钓鱼真的可行吗?不少地方喊了很多年,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,能够真正实施的地方并不多,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何在?

休闲垂钓快速发展,钓鱼资源稀缺

钓鱼自古以来都很受欢迎,据休闲垂钓协会统计,国内钓鱼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,目前已经达到了1.4亿之多,占全国人口的近10%。这些钓鱼爱好者遍布全国各地,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,不论是河流还是湖泊,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。

随着互联网的传播,钓鱼更是成为一项网红运动。网络钓鱼红人邓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他通过在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钓鱼经验和心得,吸引了数千万粉丝。随着钓鱼人数的增加,钓鱼资源也越来越稀缺,想钓到鱼逐渐成为一件难事。

一方面,由于之前过度捕捞、水污染、生态破坏等原因,很多水域的鱼类资源已经大幅减少,钓鱼者基本上是无鱼可钓,垂钓只是消磨时间的一个工具。另一方面,由于城市的发展,可垂钓区域越来越少,很多钓鱼爱好者无法找到合适的钓点,甚至在钓点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和冲突。

垂钓者与管理人员起冲突

休闲垂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和挑战。最根本的,莫过于钓鱼人快速增长与可垂钓资源日渐紧张的矛盾,似乎成了一个症结。

持证钓鱼,好像成了解决问题的救命稻草

由于水域资源有限,而钓鱼者数量不断增加,导致了供需矛盾和资源紧张。一些地方为了保护生态,开始禁止或限制休闲垂钓活动。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水域的恢复和保护,但也引起了很多钓鱼者的不满情绪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一些人建议发放钓鱼证,实行持证垂钓管理制度

持证垂钓并不鲜见,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早有实施,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比如,在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等地,都有相应的持证垂钓制度和规范。

不过,在国内实行持证钓鱼的地方并不多。农业农村部门在前两年曾尝试指导一些地方实行垂钓管理制度,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。

重庆、湖北等地,虽然实行了垂钓登记制度,但在执行上却遇到不小的问题,很多钓友压根不知道有相关规定,很多地方一开始对于持证钓鱼情绪高涨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往往很难坚持下去。

持证垂钓是否可行呢?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

持证垂钓,真的能缓解钓鱼难的问题吗?对于这个问题,网友们莫衷一是。

反对者认为,持证垂钓会增加钓鱼的负担和成本。休闲垂钓是一种公共资源,可以进行规范,但不应该收费。有人担心,如果真的实行持证垂钓,可能会导致某些部门出现权力上的“黑洞”,钓鱼可能会变得更难。

赞成者则认为,持证垂钓是一种必要的和有效的措施,能够提升垂钓者的素质和责任感,也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水域环境。向垂钓者进行合理的收费,还能够提高水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。

然而,持证垂钓的实施难度,并不仅仅是在于钓鱼人的意见,最重要的是管理部门的态度。

持证垂钓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执行机制,包括垂钓许可证的发放、核查、监督等环节。这些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而且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,这无疑给相关部门带来了一些麻烦和负担。

因此,虽然持证垂钓听上去很科学、很合理,但实际执行起来很有难度。就像电瓶车上牌一样,很多地方执行几个月之后就失去了热度,最后不了了之。一项执行不下去的制度,往往没有存在的必要性。

编后语

休闲垂钓目前面临的额一些困境,单靠“持证垂钓”是难以解决的,需要这项运动的参与者,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感,自觉遵守最基本的垂钓规范。

同时,对于管理部门而言,应该科学制定垂钓管理制度,避免一刀切禁钓,广大钓鱼爱好者是一个消费能力很强的群体,将垂钓产业发展好了其实大有可为。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着手发展垂钓经济,比如山东德州、湖北武汉,都对休闲垂钓持开放态度,这是一个好的信号。

总之,要推动休闲垂钓的可持续发展,除了垂钓者之外,管理部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,禁止钓鱼很容易,放开钓鱼很难。但编者相信只要肯动脑筋,没有管不好的事情。

事在人为,努力与否导致的结果大相径庭,希望在对待垂钓这个问题上,管理者和钓友们的态度是一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