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制鱼饵的秘诀:一份实用的配方指南

发表时间: 2014-12-13 15:11

我们知道,鱼类对食物的感知,对食味的分辨,是通过自身的化学感受器来实现的。这种感受器有专门接受物质元素的细胞。这些细胞分布于鼻、口、鳃、侧线、鳍尖、尾梢等部位。鱼首先发现食物源——继而被食饵所吸引——进而被澈起食欲——最后被其吞食。这个鱼儿摄食的全过程,启发了我们钓鱼人制饵调味的基本思路:选择何种食料为诱钓的基础饵,选用何种调味剂与基础饵合酿为一种佳饵,使其能尽快让鱼发现并引诱它们到食饵周围,继而激发其食欲,最后促进吞食上钩?

答案是制用“佳饵”。

何为“佳饵”?

1.饵质:是指饵料所含物质成分的优劣。主要指基础饵料,次要指添加饵料。纵观五花八门的商品饵,其主要成分都离不开动、植物蛋白质。蛋白质可分解为氨基酸、羧基酸,这是生命的基础物质,是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能源,鱼类摄取之以维持机体的生存成长。为此,商品饵中加入米粉、豆粉、薯粉、麦片、维生素、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素材和鱼粉、虾粉、酵母、游离酶、挥发物、强食剂等,都能有效地促使鱼儿摄食。这些物质既可满足鱼类生存、营养的需求,又能诱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进食。鱼类摄食机理,对我们选料制饵指明了基本思路:饵质要好。常用的基础饵料有面粉、米粉、米饭、玉米粉、薯泥等。添加料:丁香、桂皮药酒、鱼粉、虾粉、蚕蛹粉等。

2.饵味:其类型主要有香、腥、甜、咸、膻、酸、臭等。鱼类发达嗅觉、味觉器官对这些味道的感知非常敏锐。一旦发现可口之物,会上摄食。尽管有的鱼已经饱腹,但仍会贪得无厌地开口。上述各种昧类型不可能共存于同一种鱼饵中,必须要针对不同对象鱼的口味特点调制不同味型的饵料。比如鲤鱼喜香腥,鲫鱼喜香甜,鲩鱼喜甜酸,鳙却喜酸臭等等。在上述各种味型中,除鲢鳙滤食酸臭饵外,鲤、鲫、鲩、鳊、鲮、鳟以及罗非等大多数素、杂食性鱼类均喜食香腥型饵

饵料要尽量纯正,不要搞成怪味难闻的大杂烩。为增强饵料的鲜味,可加入少许味精、鸡精等调味品。

3.饵色:要鲜艳、明亮、醒目。黄、白、红、绿色是鱼类最为敏感的朗色。选用的基础饵和添加剂都应以此为准。亦可使用黄、红等着(增)色剂。这些色泽都能刺激鱼类视觉,使其易于发现并游向食源。总之,质、味、色为制用佳饵的三要素,即我们酿饵调味的标准。应该明确:世界上的事物不是绝对不变的,鱼类食嗜亦然,季节、气象、水情、食源等因素都会影响鱼类对食饵类别、味型的选择。

民间常用的秘方佳饵

1.糯米粉、黄豆粉、鸭饲料、鱼粉饵:上述四料之比为5:2:2:1。制法:先将糯米粉用开水烫(边烫边搅动)成糨糊状,再将另三种料混匀拌入并反复抓揉成团且软硬适中时,添加少许白酒和花露水揉匀即成。颗粒状鸭饲料要先用清水浸泡溶成粉面儿再用。此饵特点是既香又腥,可钓鲤、鲫、鲮、鳊、罗非等多种鱼。此饵制作简便,经济适用,深受欢迎。

2.玉米、麻籽、面粉、中药饵:主料玉米粉500克,麻籽粉100克,为基础饵。面粉200克为黏合剂,中药50克为添加剂:丁香(公母各半)、大茴香、郁金香(用根、花)、水八角(用藤叶)、桂皮等五种,各10克。制法:将上述各料混合粉碎成细面儿装成小袋,到位后用钓场水调和即成。此饵具米面香、麻籽香、药香,诱鱼快,上钩率高,适合各季节各水域,主钓大鲫、鲤、鲩、罗非。

3.牛粪、嫩草、槽食饵:将晒干的牛粪捣碎成粉面儿(5份),与嫩草屑(2份)拌合(鱼腥草、铁线草最佳)。将其掺入开水烫成糨糊状的糯米粉中(3份)中,反复搓揉成团即可挂手竿双钩钓用。此饵对鲩、鲤诱惑力极强,具上钩快、个体大等特点。

4.米饭、鸭血、饵:大米饭、糯米饭揉搓成饭泥后可兑啤酒少许再揉进少量鱼粉或虾粉,揉匀后使用方法有三:①搓成枣形大小单挂钩,然后蘸鲜鸭血,以小竿在渔排上钓船缝,上钩者多为1-2斤以上的鲤、鲩、鲮、鳟。②搓乒乓球大的圆团装麻风钩后蘸鸭血以海竿投钓。③制成正方体饵块各角插一钩(钩尖向外),海竿钓用。此饵红艳醒目,腥香诱鱼,钓效颇佳。

欢迎关注北京钓鱼汇(微信号:diaoyupai我们正在梳理全网的钓鱼资料,如果您有什么钓鱼方面的需求和困惑,请关注微信号把您的需求告诉我们!